当前位置: > 书法教材 > 综合 > 校园书法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书法类活动指导手册》 第 1 章 校园书法活动指导
汉字和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要因材施教,精讲多练。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要注意“定位中间、兼顾两头”,即以中等书法水平的学生为依据,同时顾及优生与差生,进行“分层学习、分层指导、分层评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点与鼓励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书法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处理精讲与多练的关系要突出技能训练和欣赏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书法美的能力培养。
遵循规律,科学教学
在书法教学实践中,为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处理好普及与提高,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十分重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四个教学原则,即:基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运用这些教学原则,指导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1.基础性原则
书法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书法的基础。写好字是一个人成长必备的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立足学生的基础,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从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要求,务本求实,不随意拔高。
2.整体性原则
书法教学实验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整体提高,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整体优化的书法育人环境,实现书法无差生的目标。其次,要立足于提高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实现书法育德、启智、健体、创美等多种功能,创造良好的氛围。
3.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书法教学大纲》对学生分年级设置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习惯养成”的要求,呈螺旋式、递进发展,书法教学实验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努力按阶段实现目标的达成。
4.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教育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学生的书法水平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在打实基础的前提下,对有发展优势的尖子生组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