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法 > 历代书法家作品 > 名家书法 > 陆机《平复帖》 书法欣赏(最清晰版)书法作品图片

陆机《平复帖》 书法欣赏(最清晰版)书法图片

点击数:956次时间:2020-07-13

第一件流传有绪的名家法书真迹《平复帖》

手卷 纸本 墨书 23.7x20.6厘米
收藏和数据:北京故宫博物院
收藏印: 宣和内府、韩世能、韩逢禧、董其昌、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永瑆等鉴藏印 
陆机《平复帖》:
第一件流传有绪的名家法书真迹
《平复帖》的流传及书法特点西晋陆机《平复帖》纸本墨迹草书9行84字(说82字)。纵23.8厘米横20.5厘米
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说:“这一帖称得起是流传有绪的。”此帖前面有白绢题签墨笔书“晋平原内史吴郡陆机士衡书”笔法风格与《万岁通天帖》中每家帖前小字标题相似可知此签是唐代人题写的。卷首又有月白色绢题签是宋徽宗用泥金笔题写的“晋陆机平复帖”下押双龙小玺。此帖曾经唐代殷浩、梁秀收藏。宋初在王溥家传给他孙子王贻永转归李玮。后归入宣和内府。到元代曾经张斯立、杨肯堂、郭天锡、马昫、陈绎曾等鉴赏。明代万历年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董其昌应韩世能的请求为此帖题跋。后来转到张丑手中。清初归葛君常后由王际之经手售给冯铨又归梁清标刻入《秋碧堂帖》;又归安岐。后来归入乾隆内府进献给太后。太后逝世后颁赐遗念(死者临终前的想法)赐给成亲王永瑆。后来转入恭亲王奕诉手中传给他孙子溥伟溥伟转给他弟弟溥儒。民国年间由溥儒之手转归张伯驹。1956年张伯驹将此帖捐献给国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平复帖》是用秃笔在麻纸上写的草字宋代《宣和书谱》标为章草但它与传为皇象所写《急就章》和传为索靖所写《月仪帖》一类的章草面貌不同而与出土的部分汉代、晋代的简牍非常相近。此帖字体属于草隶书即草书中带有隶书的笔法意趣笔势简洁凝重质朴老健笔画如盘丝屈铁其中横向的笔画短促而且略微弯曲中间或向上拱起或向下凹曲;纵向的笔画长大多呈现出中间向右略微弯曲的弧形。结体随意酒脱茂密自然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自由状态。偏长的字形
呈左高右低的欹斜状但斜而能稳明人詹景凤《东图玄览编》卷评价说陆机《平复帖》以秃笔作草稿笔画精到风格“古雅”是“真迹”。张丑《清河书画舫》甲集说“《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名”可惜破损太严重不入世俗之人眼目。然而“笔法圆浑”正如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不含五味的肉汁和当酒用的清水绝不是唐代以后的人所能书写出来的。按:索幼安(索靖)《出师颂》即隋代人书写的《出师颂》。清代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卷4认为《平复帖》“书法雅正无求媚于人”具有“平淡天然”的趣味是“旷代神品”。杨守敬说《平复帖》是用秃笔劲毫书写的“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气韵高古。启功《论诗绝句百首》之二称赞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平复帖》以秃笔写章草情调高古而又富有天趣在现在见到的同时期及其以前的墨迹中是很突出的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平复帖》的创作背景、内容关于《平复帖》的书写时间和文字内容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历史难题。据俞丰《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介绍《平复帖》从《宣和书谱》起每代都有著录但历代鉴赏家都认为此帖文字不能完全辨识。直到20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启功终于首次将全帖释出然后全文大略可读。此后经过20年的沉淀到1961年启功撰成《〈平复帖〉说并释文》开启了全文释读此帖的先河。启功对《平复帖》解读的释文如下:“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時。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口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口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启功释文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平复帖》的书写时间和文字内容继续进行讨论各家不一。俞丰在梳理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测《平复帖》当写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七月至十月之间并在启功释文的基础上吸纳郑春松、缪关富等人的成果对《平复帖》进行了新的解读。俞丰对《平复帖》解读的
释文如下: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年大无男幸为复失甚忧耳。吴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喜。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赏之迈前执所念后宜称之。闵行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俞丰《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俞丰的释文既考虑了基本的草书规范也兼顾了文意的表达文字语感符合魏晋时期四字一句的信札习惯从文学角度而言《平复帖》是“晋代人品评人物的生动史料”(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
据历史记载从元康元年(291)至光熙元年(306)西晋发生了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争夺皇权的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个诸侯王史称“八王之乱”。
《平复帖》是陆机在“八王之乱”期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札字里行间有感于时局动荡国事艰危充满忧伤之情。信札中涉及三个人物。依照启功、俞丰等人的解释这三个人物的情况如下:贺循字彦先是陆机的朋友身体多病难以痊愈。陆机说他能够维持现状已经可庆;又为他年大无子感到忧虑。吴子杨以前曾到过陆家但未受到重视。如今将西行复来相见其威仪举动自有一种较前不同的气宇轩昂之美。最后说到姓闵的友人去了棠地(在今江苏六合县北)因为那里寇乱阻隔所以没有具体消息。

共7页: 上一张1234567下一页

来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