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急就章
元 邓文原
长卷 纸本 墨书 23.3x398.7厘米
收藏和数据: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题跋:
自跋: 为理仲雍书于大都庆寿寺僧房。 赏鉴跋: 元代石岩、杨维祯、张雨、明代余诠、袁华、道衍、陈谦题跋。
钤印:
作者印: 邓文原印、巴西邓氏善之、素履斋 收藏印: 袁华私引、姜绍书印、二酉 、及项元汴、乾隆、宣统内府诸印。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的含义,类似今天所说的“速成”。据启功《<急就篇〉传本考》说:“古小学书(识字课本),如《仓颉》《爰历》《博学》《凡将》诸篇,皆已散失,惟史游《急就》至今尚存。”《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像是一部简略的百科全书。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上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
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逐渐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